• Complex
  • Title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 Journal
  • ISSN
  • Conference
成果搜索

author:

王柳 (王柳.) [1] | 熊伟 (熊伟.) [2] | 温小乐 (温小乐.) [3] (Scholars:温小乐) | 冯灵芝 (冯灵芝.) [4]

Indexed by:

EI Scopus PKU CSCD

Abstract:

通过分析1981-2006年温度、降水、辐射各气象因子变化对中国玉米调查产量变化的影响,尝试剥离和评估各气象因子变化对中国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06年玉米生育期内,中国绝大部分玉米种植区,日平均气温、日均最高温度、日均最低温度均表现为显著升高(全国尺度,平均每10年依次升高了0.39℃、0.37℃和0.40℃),日较差、降水和辐射则仅在部分地区表现出显著变化,且有增有减,因区域而表现不同。1981-2006年期间,中国玉米平均产量变化与生育期内平均温度变化,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变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部分地区的玉米产量变化还与日较差、辐射、降水变化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与基准年份1981年相比,米生育期内平均温度每上升1℃、日较差每下降1℃、辐射每下降10%和降雨总量每下降10%,对中国部分地区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其中,生育期平均温度每上升1℃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相较其他因子而言,产量下降的区域(约25.1%)和变化幅度(平均约为-21.6%)都达到最大。1981-2006年,不同气候因子变化在各区域玉米产量的变化中作用有所差异,其中平均温度作为对产量影响的主导因子所占的区域比例最大(约为40%),其次是日较差(23%),而辐射和降水则比例相当,均接近20%。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和政府部门进行气候变化条件下玉米产量预测、风险评估和制定相关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Keyword:

产量 日较差 气候变化 温度 玉米 辐射 降水

Community:

  • [ 1 ] [王柳]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 2 ] [熊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 3 ] [温小乐]福州大学
  • [ 4 ] [冯灵芝]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Reprint 's Address:

Email:

Show more details

Version:

Related Keywords:

Source :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CN: 11-2047/S

Year: 2014

Issue: 21

Page: 138-146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SCOPUS Cited Count: 31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1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0

Online/Total:791/13851111
Address:FZU Library(No.2 Xuyuan Road, Fuzhou, Fujian, PRC Post Code:350116) Contact Us:0591-22865326
Copyright:FZU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