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ry:
学者姓名:李辞
Refining:
Year
Type
Indexed by
Source
Complex
Former Name
Co-
Language
Clean All
Abstract :
酌定不起诉作为主要的审前出罪制度,其出罪效能尚未充分实现.主要原因在于,立法对酌定不起诉适用条件的规定不够明确,制度适用又面临较为繁琐的内部审批程序.为激活酌定不起诉制度的出罪效能,应明确制度适用对象为涉嫌轻微犯罪而非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嫌疑人,将酌定不起诉的刑罚要件确定为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宣告刑,并通过合法性与合理性两个层次决定酌定不起诉的适用.对可能判处1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适用"积极起诉便宜原则",对可能判处超过1年有期徒刑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适用"消极起诉便宜原则".同时,赋予检察官酌定不起诉决策机制选择权,引导检察官联席会议回归咨询性功能.
Keyword :
公诉裁量 公诉裁量 程序出罪 程序出罪 裁量出罪 裁量出罪 起诉必要性 起诉必要性 酌定不起诉 酌定不起诉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李辞 . 酌定不起诉出罪效能的完善路径 [J]. | 法学杂志 , 2025 , 46 (2) : 111-129 . |
MLA | 李辞 . "酌定不起诉出罪效能的完善路径" . | 法学杂志 46 . 2 (2025) : 111-129 . |
APA | 李辞 . 酌定不起诉出罪效能的完善路径 . | 法学杂志 , 2025 , 46 (2) , 111-129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Version :
Abstract :
作为规范不起诉裁量权行使的一项司法程序,不起诉听证的引入旨在增强审查起诉程序的公开性与对抗性,以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前提下实现“定分止争”的诉讼目的。身具社会评价职能的听证员介入听证程序,形成了“控辩审听”的全新审查起诉构造。不起诉听证实践却表明,检察机关主持下的听证程序仍未脱离传统书面审查模式的桎梏,听证案件的选择背离了“应听尽听”的制度初衷,听证员参与的实质性不足,案件评议流于形式,听证程序由“检察主持”异化为“检察主导”。不起诉听证程序应回归多方参与的诉讼构造,重视辩护方的权利保障,增强听证员参与的实质性,确立争议点主导模式,探索“不起诉听证+”机制。
Keyword :
不起诉听证 不起诉听证 争议点主导模式 争议点主导模式 家长制司法 家长制司法 检察听证 检察听证 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李辞 , 陈忠泰 . 不起诉听证的实践图景与理想样态 [J].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56 (02) : 97-107 . |
MLA | 李辞 等. "不起诉听证的实践图景与理想样态" .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6 . 02 (2024) : 97-107 . |
APA | 李辞 , 陈忠泰 . 不起诉听证的实践图景与理想样态 .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56 (02) , 97-107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Version :
Abstract :
附条件不起诉的制度功能主要体现在出罪、矫正、修复、惩罚与教育。当前司法实践中制度的适用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考评驱动,制度内驱力不足。检察机关主导的监督考察程序存在附加条件针对性欠佳、社会参与实质性不足、被害人意见发表不充分、矫正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立法对制度适用范围限制过甚,造成附条件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适用范围的竞合,参与监督考察各方对制度功能定位认识不统一,导致考察效果受限。基于功能回归视角,宜取消制度适用对象与案件范围的限制,将制度适用的刑罚要件确定为3年有期徒刑以下宣告刑,厘清附条件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的适用逻辑,完善监督考察机制。
Keyword :
不起诉 不起诉 程序出罪 程序出罪 裁量不起诉 裁量不起诉 轻罪案件 轻罪案件 附条件不起诉 附条件不起诉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李辞 . 功能视角下附条件不起诉的检视与回归 [J]. | 政法论坛 , 2024 , 42 (06) : 161-170 . |
MLA | 李辞 . "功能视角下附条件不起诉的检视与回归" . | 政法论坛 42 . 06 (2024) : 161-170 . |
APA | 李辞 . 功能视角下附条件不起诉的检视与回归 . | 政法论坛 , 2024 , 42 (06) , 161-17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Version :
Abstract :
刑事抗诉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刑事审判监督格局的中心.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错误与量刑错误是检察机关提起再审抗诉的主要理由.从再审抗诉结果上看,绝大多数抗诉意见都得到法院支持;从再审抗诉质量上看,检察机关对实体性问题提出再审抗诉的质量高于对程序性问题的抗诉质量;从再审抗诉功能的实践样态上看,再审抗诉的追诉色彩浓厚,纠错功能突出,检察机关的中立地位偏移,监督属性不足.检察机关应回归客观中立立场,严格控制不利于被告人再审抗诉的提起,实现再审抗诉"实体+程序"双轮驱动,提升再审抗诉工作质效.
Keyword :
刑事再审抗诉 刑事再审抗诉 刑事再审程序 刑事再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检察官客观义务 检察官客观义务 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李辞 , 纪凯雄 . 刑事再审抗诉实证研究 [J].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42 (6) : 87-100 . |
MLA | 李辞 等. "刑事再审抗诉实证研究" .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 . 6 (2024) : 87-100 . |
APA | 李辞 , 纪凯雄 . 刑事再审抗诉实证研究 .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42 (6) , 87-10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Version :
Abstract :
随着司法改革的持续推进与《陪审员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陪审员的选任范围进一步扩大,陪审员参审率稳步提升。然而,F区法院刑事审判实践显示,人民陪审员的制度实践并未完全契合司法改革与《陪审员法》的初始目标,陪审员的选任呈现一定程度的“精英化”态势,陪审员参审频次不均衡现象突出,陪审员参审功能出现异化,陪审员参审的实质性依然不足。针对当前理论、立法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应进一步扩大陪审员选任范围,平衡陪审员参审频次,明确规定被告人不认罪案件应有陪审员参审,赋予被告人申请陪审员审理的权利以及相应的程序救济权,健全法官指引制度以保障陪审员参审的实质性。
Keyword :
以审判为中心 以审判为中心 公民司法 公民司法 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 陪审制 陪审制 陪审员 陪审员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李辞 , 詹晓琪 . 陪审制运行效果实证研究——以F区法院刑事审判实践为样本 [J].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37 (05) : 108-123 . |
MLA | 李辞 等. "陪审制运行效果实证研究——以F区法院刑事审判实践为样本" .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7 . 05 (2023) : 108-123 . |
APA | 李辞 , 詹晓琪 . 陪审制运行效果实证研究——以F区法院刑事审判实践为样本 .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37 (05) , 108-123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Version :
Abstract :
随着司法改革的持续推进与《陪审员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陪审员的选任范围进一步扩大,陪审员参审率稳步提升.然而,F区法院刑事审判实践显示,人民陪审员的制度实践并未完全契合司法改革与《陪审员法》的初始目标,陪审员的选任呈现一定程度的"精英化"态势,陪审员参审频次不均衡现象突出,陪审员参审功能出现异化,陪审员参审的实质性依然不足.针对当前理论、立法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应进一步扩大陪审员选任范围,平衡陪审员参审频次,明确规定被告人不认罪案件应有陪审员参审,赋予被告人申请陪审员审理的权利以及相应的程序救济权,健全法官指引制度以保障陪审员参审的实质性.
Keyword :
以审判为中心 以审判为中心 公民司法 公民司法 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 陪审制 陪审制 陪审员 陪审员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李辞 , 詹晓琪 . 陪审制运行效果实证研究 [J].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37 (5) : 108-123 . |
MLA | 李辞 等. "陪审制运行效果实证研究" .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7 . 5 (2023) : 108-123 . |
APA | 李辞 , 詹晓琪 . 陪审制运行效果实证研究 .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37 (5) , 108-123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Version :
Abstract :
理论界与实务界尚未对公诉裁量的内涵与外延作出明确界定,导致对公诉裁量相关问题的探讨往往不在同一话语体系下进行。公诉裁量是检察机关对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案件根据裁量权作出处分的过程,这一过程排除了对包括证明标准在内的起诉条件进行审查与判断的环节。基于实践逻辑,审查起诉可细分为“案件审查”“公诉裁量”与“公诉准备”三个阶段。公诉裁量的制度形态体现在起诉与不起诉的裁量、如何不起诉的裁量、量刑建议的裁量以及审理方式建议的裁量四个方面。根据公诉裁量制度可否产生终局性效力的标准,可以提炼出公诉裁量的“绝对裁量模式”与“相对裁量模式”。
Keyword :
公诉模式 公诉模式 公诉裁量 公诉裁量 审查起诉 审查起诉 自由裁量 自由裁量 起诉便宜 起诉便宜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李辞 . 公诉裁量的理论内涵与制度形态 [J]. | 海峡法学 , 2023 , 25 (02) : 53-65 . |
MLA | 李辞 . "公诉裁量的理论内涵与制度形态" . | 海峡法学 25 . 02 (2023) : 53-65 . |
APA | 李辞 . 公诉裁量的理论内涵与制度形态 . | 海峡法学 , 2023 , 25 (02) , 53-65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Version :
Abstract :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律师辩护的形态发生重大变化。辩护模式由对抗式转变为协商式,律师进行这种协商式辩护的前提是确保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与明智性。在协商式辩护模式下,律师应掌握好对抗的尺度,重视量刑辩护与强制措施辩护。认罪认罚案件的辩护重心前移至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应利用检察机关希望达成认罪认罚协议的心理预期与立法要求充分听取辩方意见的程序保障,在审查起诉阶段提出全部核心辩护意见。在辩护的具体思路上,律师应着力争取不起诉处分,重视轻罪辩护,以适度程序辩护推动实体辩护,有机结合对人之辩与对物之辩,重视审判阶段的辩护,将有效辩护延伸至诉讼终点。
Keyword :
协商式辩护 协商式辩护 认罪认罚 认罪认罚 辩护思路 辩护思路 辩护模式 辩护模式 量刑辩护 量刑辩护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李辞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辩护形态 [J]. | 理论月刊 , 2021 , (10) : 142-152 . |
MLA | 李辞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辩护形态" . | 理论月刊 10 (2021) : 142-152 . |
APA | 李辞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辩护形态 . | 理论月刊 , 2021 , (10) , 142-152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Version :
Abstract :
人类历史上的诉讼证明模式历经神明裁判、口供裁判与证据裁判三个阶段.今天,以证据为认定案件事实之基础的证据裁判模式已在现代法治国家全面确立.我国法医学先驱宋慈早在南宋便于其代表作《洗冤集录》中阐释了证据裁判的观念.宋慈证据裁判观的精髓集中体现在重视客观证据、强调司法检验、善于实验方法等方面.宋慈证据裁判观对当前我国司法证明亦有镜鉴意义,宋慈不轻信口供,强调客观证据重要性的司法证明观念更有利于侦查活动的法治化,有助于克服“由供到证”证明模式的弊端,也更益于犯罪嫌疑人诉讼主体地位之维护.宋慈认为,即使获得了与被告人供述相互印证的证据,仍应尽可能搜寻与该实物证据相互印证的其他证据,以实现法官“内心确信”,这种证明方法弥补了当前“印证证明方式”的不足.
Keyword :
口供裁判 口供裁判 宋慈 宋慈 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 证据裁判 证据裁判 证明模式 证明模式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李辞 . 宋慈证据裁判观及其当代价值 [J].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2018 , (11) : 115-120 . |
MLA | 李辞 . "宋慈证据裁判观及其当代价值" .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1 (2018) : 115-120 . |
APA | 李辞 . 宋慈证据裁判观及其当代价值 .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2018 , (11) , 115-12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Version :
Abstract :
在审查起诉阶段,无论是在审查侦查卷宗还是决定诉或不诉的活动中,检察官均应处于中立地位,恪守客观义务."检察一体"原则衍生的内部指令、检察官人事管理的属地性产生的外部干预、不同诉讼职能引发的心理冲突、审查起诉阶段的特点等,都对检察官在审查起诉阶段保持中立定位产生影响.可以通过程序微调与机制创新来保障检察官审查起诉的中立性,具体包括限制内部指令的范围与方式,对审查起诉程序进行必要的诉讼化改造,强化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的效能,试行审查起诉与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官相分离的办案机制等改革措施.
Keyword :
审查起诉 审查起诉 客观义务 客观义务 检察一体 检察一体 诉讼构造 诉讼构造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李辞 .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中立定位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 [J]. | 中州学刊 , 2018 , (7) : 50-56 . |
MLA | 李辞 .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中立定位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 . | 中州学刊 7 (2018) : 50-56 . |
APA | 李辞 .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中立定位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 . | 中州学刊 , 2018 , (7) , 50-56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Version :
Export
Results: |
Selected to |
Format: |